所有分类
  • 所有分类
  • 标准
  • 应用
  • 资料

同样的地坪施工工艺,为何品质参差不齐?

在地坪工程领域,“按标准工艺施工”是行业共识,但实际交付质量却存在显著差异。我们结合12年现场经验,总结出以下5个最易被忽视的质量命门,为施工方和业主提供关键决策依据。

同样的地坪施工工艺,为何品质参差不齐?

01

材料≠材料——隐蔽的质量差异

  • 固化剂比例偏差:±0.8%的波动即影响涂层交联密度
  • 树脂纯度差距:树脂纯度相差5%即影响地坪漆的光泽度、耐久性和褪色情况
  • 稀释剂类型选择:活性稀释剂(成本高但环保)与普通溶剂(易残留气泡)的隐蔽风险

02

基层处理的致命盲区

  • 含水率失控:混凝土含水率>4%直接导致涂层空鼓
  • 打磨深度不足:未达0.5mm的基面粗糙度将降低50%以上附着力
  • 浮浆处理缺失:残留水泥浮浆会使界面结合强度下降30%-40%

03

环境参数的精准控制

  • 温度敏感区间:环氧材料施工温度需严格控制在15-35℃(超出范围将改变固化速率)
  • 湿度临界阈值:空气湿度>75%时,涂层表面会形成水膜阻隔(引发白化、缩孔)
  • 露点管理缺失:基面温度与露点温差<3℃时禁止施工(预防冷凝水渗出)

04

固化时间的科学管理

  • 季节补偿系数:冬季每道工序需延长50%固化时间(如25℃需24小时,5℃需36小时)
  • 层间间隔陷阱:中涂未完全固化即上面漆,会导致层间剥离强度下降70%
  • 通风控制误区:强制通风≠加速固化(可能引发表面结皮而内部未固化)

05

验收标准的认知错位

  • 表面光泽≠质量:60°光泽度≥90仅代表美观度,与耐磨性无直接关联
  • 核心指标缺失:附着力(划格法≥1级)、抗压强度(≥80MPa)等关键数据少被检测
  • 验收时效误区:7天养护后验收仅能判定初期性能,28天数据才反映真实强度


地坪质量黄金法则:

20%工艺+30%材料+50%过程控制=100%合格工程

THE END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感谢您的来访,收藏本站可更快地获取精彩文章!

 
文章版权声明

1本网站名称:知筑侠 本站永久域名:zhzux.com

2本站部分内容源于网络和用户投稿,仅供学习与研究使用,请下载后于24小时内彻底删除所有相关信息,如有侵权,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处理。

3用户评论和发布内容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4本站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。

5资源大多存储在云盘,如发现链接失效,请联系我们替换更新。

6本站中广告与用户付费(赞助)等均用以网站日常开销,为非盈利性质的站点,不参与商业行为,纯属个人兴趣爱好。

 
0

评论0

请先
显示验证码
没有账号?注册  忘记密码?

社交账号快速登录

微信扫一扫关注
如已关注,请回复“登录”二字获取验证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