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有分类
  • 所有分类
  • 应用
  • 标准
  • 资料

干货分享 脚手架优化方案做法!

脚手架搭设通常采用劳务分包形式,但在管理中常忽视细节,导致一系列问题。首先,材料规格与数量审核不严格,影响进度与形象;其次,管控节点不明确,验收程序走过场;建筑结构复杂导致架体立杆间距不均,剪刀撑不连续,外观不美观;部分工序依赖经验,导致架体功能缺陷和防护不足;最后,悬挑脚手架底部封闭不严,存在安全隐患。

干货分享 脚手架优化方案做法!

(一)材料及工具

1、脚手板选定

通常做法:采用木跳板进行铺设,损耗率高;存在挑头板;不防火。

优化方案:采用定尺钢板网满铺,重复利用率高,防火效果好,堆放场地小,便于储存。

质量标准:

1、 尺寸要求:1200mm×800mm

2、铺设采用对接、接头处空隙不得大于3cm;

3、每块绑扎点不得少于7处

干货分享 脚手架优化方案做法!

2、悬挑底部隔离材料选定

通常做法:通常选用木方、模板进行封闭。

优化方案:选用花纹钢板进行底部封闭,一次成型,防火性能好、周转利用率高、牢固可靠、外观漂亮,建筑垃圾易清理。

质量标准:表面不得有拉裂等质量缺陷;钢板厚度不小于3mm。

干货分享 脚手架优化方案做法!

干货分享 脚手架优化方案做法!

3.扳手选定

通常做法:采用普通扳手,扣件松紧程度取决于操作工人的意识。

优化方案:选用电动扳手操作方便、省时省力、扭矩可调,使用过程安全。

质量标准:拧紧力矩40N·m~65N·m

干货分享 脚手架优化方案做法!

(二)架体平面及立面设计

4.图纸设计与深化

通常做法:平面策划滞后,节点不清晰,工人随意搭设。

优化方案:深化悬挑架平面策划,对工字钢、三脚支撑、立杆、水平杆、剪刀撑进行定位

质量标准:工字钢悬挑伸出的距离与楼层受力的预埋件是1:1.25倍,立杆跨距不大于1.5米,剪刀撑倾斜角度控制在45°— 60°之间。

干货分享 脚手架优化方案做法!

悬挑架平面策划

深化设计后的做法:

1、脚手架架体全高高度18米。

2、脚手架防护标准层6层,共设12步,除第一步脚手架步距1.8米,以上步距均为1.4米,与主体层高保持一致。

3、脚手架底部采用3mm厚花纹钢板封底,脚手架与结构空隙处采用40*40*4mm镀锌角钢固定,上铺15mm厚木模板。

4、脚手架架体宽度为800mm,脚手板采用定型钢板网,用14#铁丝绑扎固定。

干货分享 脚手架优化方案做法!

5.立面排布

通常做法:立杆排列根据悬挑工字钢排布,间距大小不一。

优化方案:架设横梁,立杆间距排列统一。

质量标准:立杆间距不大于1.5米,垂直度偏差不超过10cm。

干货分享 脚手架优化方案做法!

(三)细部构造优化

6.三角支撑设置

通常做法:工字钢穿墙预埋进行悬挑,破坏剪力墙结构。

优化方案:采用三角支撑,避免直接悬挑及剪力墙开洞,影响楼梯的通行及洞口封堵的问题,具有安拆方便、灵活,可周转使用,安全性能强等优点。

质量标准:100mm×100mm方钢厚度不低于5mm;80mm×80mm厚度不低于6mm的方管,焊缝采用二保焊机焊接,每道焊缝经检验合格。

干货分享 脚手架优化方案做法!

干货分享 脚手架优化方案做法!

提前策划,利用电脑软件制作三维设计图,直观反映脚手架外架形象,确保三角支撑排布方案最优化。

干货分享 脚手架优化方案做法!

7.悬挑底部封闭

通常做法:模板、钢板固定不到位,容易掉落,造成安全事故。

优化方案:利用工字钢联梁和镀锌角钢支撑钢板、模板,并固定。

质量标准:底部封闭严实,不得有空隙;钢板搭接处无翘边。

干货分享 脚手架优化方案做法!

干货分享 脚手架优化方案做法!

8.连墙件设置

通常做法:未形成深化布置,连墙件布置由架子班进行布置,随意性较大,不规范。

优化方案:前期绘制拉结点位预埋布置图,确定拉结位置;由专人预埋,并在剪力墙上预留套筒。

质量标准:形成深化布置图,层层预埋;连墙件间距符合规范要求;采用双扣件连接方式。

干货分享 脚手架优化方案做法!

形成连墙件平面布置图,对每一个连墙件进行编号

干货分享 脚手架优化方案做法!

连墙件验收完成后,资料整理成册。

9.联梁固定

通常做法:电焊机焊接,拆卸不方便

优化方案:U型环固定操作,方便周转率高

质量标准:采用M16U型环+10mm厚钢板,使用螺母固定

干货分享 脚手架优化方案做法!

10.联梁连接方式

通常做法:使用焊机焊接,拆卸不方便

优化方案:采用钢板连接,螺栓固定;钢板强度高,操作方便,利用率高

质量标准:钢板采用100mm×300mm×10mm孔距符合规范要求

干货分享 脚手架优化方案做法!

干货分享 脚手架优化方案做法!

11.外架与结构间隔离防护

通常做法:结构与架体间的隔离未设置,忽略了隔离的重要性

优化方案:采用定型化产品,集中加工

质量标准:逐层隔离

干货分享 脚手架优化方案做法!

12.三脚支撑螺栓孔套管预埋

通常做法:预埋容易偏位

优化方案:制作定位架,定位准确,确保三脚架螺栓孔间距

质量标准:符合设计要求,间距不大于1.5米

干货分享 脚手架优化方案做法!

(四)材料计划

13.材料使用计划

通常做法:未对搭设架体所需材料进行细化统计,材料需求量均为概算,材料进场不及时,架体搭设进度滞后。

优化方案:通过绘制架体立面图统计各类型材料总量;控制进出场材料的闭合。

1、排列合理,材料数量统计准确;

2、进场材料尺寸与图纸设计尺寸一致。

外架施工前,应编制材料使用计划,并随着施工进度组织材料进场,做到随进场随上楼,不占、 少占用施工场地.

干货分享 脚手架优化方案做法!

材料计划

(五)施工过程管理

14.悬挑工字钢预埋件

通常做法:采用U型环,用木楔子塞紧。

优化方案:采用定型化产品,有利于周转使用。

质量标准:

1.固定于结构上的锚固段不小于悬挑段的1.25倍。

2.抱箍与悬挑预埋件压板采用双螺帽加垫片固定,并且螺帽上螺纹露出不少于3丝扣

3.预埋件与型钢间隙应用方木夹紧防止侧移

干货分享 脚手架优化方案做法!

干货分享 脚手架优化方案做法!

15.小横杆外伸长度

通常做法:伸出长度不统一,影响外观

优化方案:选用标准长度的钢管,在加工区集中加工,确保伸出长度统一

质量标准:外伸长度控制在10-15CM

干货分享 脚手架优化方案做法!

16.安全保护钢丝绳

通常做法:钢丝绳穿过墙体螺栓洞口,在内侧用卡扣固定。

优化方案:使用吊环周转率高,安拆方便

质量标准:采用M20高强度吊环,钢丝绳绳卡数量不得少于4个;绳卡间距为钢丝绳直径的6-8倍,固定在末端绳卡处应设置“安全弯”。

干货分享 脚手架优化方案做法!

17.大角控制

通常做法:架体搭设过程中无专人监管,工人操作随意,大角不方正。

优化方案:搭设过程用经纬仪负责大角的方正,四步一测。

质量标准:大角方正,垂直度控制在10CM内

干货分享 脚手架优化方案做法!

18.可视化验收

通常做法:资料与现场不一致;验收不规范,流于形式。

优化方案:组织相关人员针对现场情况进行验收,并留存影像资料。

质量标准:资料与现场一致;现场符合规范要求。

干货分享 脚手架优化方案做法!

可视化验收由技术负责人牵头组织实施,人员组成为:安全主管、安全员、栋号长、架子班组长及部分操作工人。

干货分享 脚手架优化方案做法!

 

THE END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感谢您的来访,收藏本站可更快地获取精彩文章!

 
文章版权声明

1本网站名称:知筑侠 本站永久域名:zhzux.com

2本站部分内容源于网络和用户投稿,仅供学习与研究使用,请下载后于24小时内彻底删除所有相关信息,如有侵权,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处理。

3用户评论和发布内容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4本站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。

5资源大多存储在云盘,如发现链接失效,请联系我们替换更新。

6本站中广告与用户付费(赞助)等均用以网站日常开销,为非盈利性质的站点,不参与商业行为,纯属个人兴趣爱好。

 
0

评论0

请先
显示验证码
没有账号?注册  忘记密码?

社交账号快速登录

微信扫一扫关注
如已关注,请回复“登录”二字获取验证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