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一名建筑行业从业者,你可能在工地上见过临时斜道——尤其上人斜道(用于人员或物料上下通行)。但搭设不当,不仅会被监理当场叫停拆除,还可能引发滑倒、坠落等致命事故。本文基于真实案例(某工地因斜道问题被监理要求拆掉),剖析三大常见安全问题,并给出规范干货解决方案。内容紧扣建筑安全规范(如《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》),确保专业实用,无废话。

一、踏步搭设不当:单钢管易滑倒
问题:在案例中,第一节道踏步采用单钢管搭设(仅一根钢管支撑踏步板)。这种结构不稳定,人员上下时踏步板容易移位或倾斜,导致滑倒风险大增。单钢管承重力不足,尤其在湿滑环境下,事故概率飙升。
规范做法:必须采用双钢管搭设(两根平行钢管作支撑)。具体要点:
• 钢管规格:直径32mm标准型,确保承重强度。
• 绑扎方式:踏步板(通常用木板或钢格板)铺设于双钢管上,并用镀锌铁丝双股绑扎牢固,每踏步至少绑扎两点,间距不大于30cm。
• 检验标准:绑扎后用手晃动测试,踏步板无松动才算合格。
这项改动成本低,却能显著提升防滑性和稳定性。忽视它,不仅返工费时,还可能造成人员伤害。

二、防护栏杆缺失:高度不足引发坠落
问题:案例中,斜道两侧未设置任何防护设施。规范要求斜道必须全段防护,否则人员易从边缘坠落(尤其在斜坡行走时)。缺防护栏杆或挡脚板,监理会视为重大违规。
规范做法:斜道两侧需完整防护系统,包括:
• 防护栏杆:高度1.2米(从踏步面起算),采用钢管垂直搭设,间距不大于2米。栏杆必须焊接或扣件固定,防止倾倒。
• 挡脚板:底部设置180mm高挡脚板(原内容“挡绞板”应为挡脚板),用钢板或木板制作,防止工具或脚部滑出。
• 斜撑加固:两侧每3~4米设置一道竖向斜撑(钢管角度≤45°),确保整体结构抗风抗倾覆。
记住:防护不是“可选项”,而是强制性要求。搭设后,需用水平仪检查栏杆垂直度,误差应小于±5mm。

三、宽度与坡度错误:尺寸不符导致通行事故
问题:案例未明确斜道类型,但规范严格区分运料和人行斜道。宽度不足或坡度过陡,人员或物料通行时会失衡摔倒。例如,人行斜道用1:3坡度,极易引发疲劳滑倒。
规范做法:依据用途精准设计尺寸:
• 运料斜道:用于推车或设备运输,宽度≥1.5米,坡度≤1:6(即每1米高度水平距离≥6米)。坡度太大,推车易失控。
• 人行斜道:仅人员通行,宽度≥1.0米,坡度≤1:3(每1米高度水平距离≥3米)。此外,踏步高度宜为15~20cm,深度≥25cm。
关键点:坡度用坡度仪测量,偏差应在±1%内;宽度不足时,禁止强行使用。搭设前务必标注用途,避免混用。

结语:规范执行是安全之本
这三大问题看似细节,实则决定斜道生死——案例中监理叫停拆除,就是因单钢管、无防护和尺寸错误。正确做法源于规范(如JGJ 130-2011),强调三点:
1. 踏步用双钢管+铁丝绑扎,防滑第一。
2. 防护栏杆+挡脚板+斜撑,缺一不可。
3. 宽度坡度按用途区分,严禁偷工减料。
作为从业者,务必在搭设前校核图纸,完工后做荷载测试(模拟1.5倍重量通行)。安全不是成本,而是效率保障。转发给团队,避免下次工地被叫停!
感谢您的来访,收藏本站可更快地获取精彩文章!

1本网站名称:知筑侠 本站永久域名:zhzux.com
2本站部分内容源于网络和用户投稿,仅供学习与研究使用,请下载后于24小时内彻底删除所有相关信息,如有侵权,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处理。
3用户评论和发布内容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4本站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。
5资源大多存储在云盘,如发现链接失效,请联系我们替换更新。
6本站中广告与用户付费(赞助)等均用以网站日常开销,为非盈利性质的站点,不参与商业行为,纯属个人兴趣爱好。
评论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