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抗浮锚杆设计
由于场地内地下水水位埋藏较浅,地下室面积大且开挖深,工程上存在抗浮问题,通常地下室抗浮设计采用全长粘结型锚杆来解决此问题。
某工程锚杆杆体直径为200mm,筋体材质为3根HRB400级直径25的钢筋,杆体定位支架采用A6.5钢筋焊制,杆体主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。锚杆的抗拔承载力特征值220KN,极限值为440KN,锚固段土层为风化岩层,锚杆长度按照总长度≥12.0米。
锚杆杆体材料:钢筋HRB400级钢,fy=36ON/mm²;钢筋HPB300级钢,fty=270N/mm²;
焊条:HPB300钢筋互焊及与HRB400钢筋焊接用E43;HRB4O0级钢筋互焊用E50。预应力钢筋不得焊接。
灌浆材料(水泥浆):
(1)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,其强度不应低于42.5MPa,搅拌时间不得低于1min并应随搅随用;
(2)拌合水水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《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(附条文说明)》(JGJ63-2006),拌合水中酸、有机物和盐类等对水泥浆体和杆体有害的物质的含量不得超标,不得影响水泥正常凝结和硬化。
(3)水灰比宜为比0.4~0.5;浆体材料28d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应低于30MPa。
2、相关标准规程
《岩土锚杆技术规程》(T/CECS22-2024)
《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》(GB50330-2013)
《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》(GB50086-2015)
《锚杆检测与监测技术规程》(JGJ/T401-2017)
《建筑工程抗浮技术标准》 (JGJ476-2019)
《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标准》(GB/T50046-2018)
《混凝土用水标准(附条文说明)》(JGJ63-2006)
《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技术规程》(JGJ/T182-2009)
3、主要设备、机具
根据锚杆施工的特点及工艺,采用的机械设备均应经济、实用、灵活、易于操作。抗浮锚杆施工主要设备、机具见下表
机具 | 型号 | 数量 |
潜孔钻机 | ZGYX-420S | 1 |
制浆桶 | 立式水泥浆JW型电动灰浆搅拌桶 | 1 |
交直流电焊机 | 220V~380V电焊机 | 1 |
切割机 | 350型材切割机 | 1 |
灰浆泵 | 双缸式活塞注浆泵 | 1 |
空压机 | SD132 | 1 |
4、施工工艺
4.1工艺流程
场地平整→降水→定位→钻机组装、材料进场→制作锚杆(验收)→钻孔(验收)→放入锚杆→注浆(一次和二次)→养护→实验
4.2施工工艺
4.2.1场地平整
按照基坑开挖后的现有场地地坪进行整平处理,达到钻机作业要求。
4.2.2锚杆定位
场地整平后,按照图纸对锚杆点进行逐一定位。
测量组负责对施工队的工作面清理的标高控制(基底标高处且平整)和控制点(轴线、标高等)的交接,操作人员根据控制点及抗浮锚杆设计图进行测放。测量前根据施工图放出的轴线或外墙边线,四周交点用钢筋头打入地下,按照桩位布置图统一进行测放桩位线,桩位中心点用钢筋插入地下,并用白灰明示,桩位偏差小于20mm,测放务必准确,要求测放过程中做好记录,检查无误,再由本项目测量组、质检部人员复查定位准确后报监理审核。在抗浮设计范围外应设置固定点,并用红油漆标注清晰,供测放、恢复、检查桩为用,以保证在施工过程中能够经常进行复测,确保孔位的准确。
4.2.3设备组装
钻孔作业空间及坊场地平整完成后,将钻孔机械及其他机械设备的运进现场,并进行组装试机。
在场地环路东北角处设置一处材料加工与堆放区,存放钢筋、水泥等物资。同时接入临水、临电。
4.2.4锚杆的制作
锚杆下料前,认真熟悉设计围纸,准确放样。制作锚杆需用切断机、电焊机、套丝机等。插入钻孔的锚杆要求顺直,并应除锈。钢筋长度不够时采用机械连接,但是接头错开35D,杆体接头采用直螺绞机械连接,同一连接区段接头率为25%。
筋体及架立钢筋按照图纸中大样进行施工,筋体焊接完成后,绑扎注浆管(2根)。
4.2.5定位钻孔
按照图纸给出的坐标点,用全站仪对孔位进行逐一定位,并做好标识。采用潜孔钻成孔。达到设计深度后不得立即停钻,稳钻1-2min,防止底部端头达不到设计深度。锚杆施工时注意:
(1)抗浮描杆位置偏差不大于20mm,钻孔直径偏差不超过10mm;
(2)锚孔偏斜度不大于2%;杆体长度偏差不超过0.05m。
4.2.6清孔
钻孔完成后,插入筋体灌浆前应清孔,排净孔内积水及沉渣。
锚杆成孔后,将联接空压机的洗井管置入孔内,由上往下,再由下往上反复冲洗,沉渣小于等于30cm。
做好孔口维护,防止渣土流入孔内。
4.2.7插入锚杆筋体
锚杆筋体与灌浆管应同时插入钻孔底部,杆体插入孔内深度不小于锚杆长度,锚杆筋体下端与孔底应有50mm的预留空间,注浆管距离孔底100mm。注意取出钻杆及护筒立即将锚杆钢筋插入孔内,以免塌孔。注浆管为两根,一根为一次注浆用,一根为二次注浆用,二次注浆管用胶布封头以免一次注浆时有浆体堵塞。
4.2.8注浆及试块留置
抗浮锚杆采用M30水泥浆,水泥为PO42.5,水灰比=1:0.4~0.5。
一次注浆:采用一根直径20mm左右的胶皮管作导管,一端与压浆泵连接,另一端用20号扎丝(钢筋绑扎用的)与钢筋捆扎在一起同时送入钻孔内(端头/中间/上端各绑扎一道,便于注浆完成后取出注浆管),距孔底应预留约100mm空隙。灌浆管使用时应先用清水洗净内外管,然后开动压浆泵将拌好的水泥浆注入钻孔底部,自孔底向外灌注,注浆压力0.6~1.5MPa。随着浆的灌入,应逐步地将灌浆管向外拔出直至孔口,但灌浆管管口必须低于浆液面,即浆液溢出孔口,这样可将孔内的水和空气挤出孔外,以保证锚固体灌浆连续密实。灌浆完成后,应将灌浆.管、压浆泵、搅拌机等用清水洗净。
二次注浆:在一次注浆完成4h~8h后进行,注浆压力达到1.5MPa以上时稳压5min,具体情冼及经验适当调整注压力。灌浆完成后,应将灌浆.管、压浆泵、搅拌机等用清水洗净。二次注浆管亦用20号扎丝固定,端头/中间/上端各绑扎一道,二次端头/中间/上端各绑扎一道,便于注浆完成后取出注浆管注浆完成后取出注浆管。
注浆应连续进行,有降水措施时应采取措施避免抽水影响注浆质量。
浆体试块的留置数量按照每30根锚杆不少于一组,每组试块不少于6个。
补浆:待孔内素浆初凝后,开动注浆泵先用清水冲洗孔内泥浆,再用上述方法注浆,直至孔内浆液饱满。
4.2.9养护
自然养护28天。
4.2.10 清土及剔桩
(1)第一步清土在罐压桩施工完毕后立即将多余砂浆及浮浆铲除。
(2)第二步在成桩后5天左右剔桩,避免因桩身强度提高较大时剔桩困难。
(3)因剔桩造成桩顶开裂、断裂,按桩基混凝土接桩规定,断面凿毛,刷素水泥浆后用高一级混凝土填补并振捣密实,成孔深度、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,转浇桩的原材料和砂浆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,钢筋必须满足设计要求,切记桩顶的锚固要达到设计长度。
4.2.11 抗拔试验
抗浮锚杆施工完成28天后,应进行抗拔试验,验收试验锚杆数量应取锚杆总数的5%,且不应少于5根。
4.2.12 防水、防腐处理
清理锚桩头,与建筑基础防水板施工一起做好抗浮锚杆的防水施工,对穿过底板防水板的锚杆,该部位的防水做法,须业主提供节点大样图;锚杆头外露锚杆体用防腐树脂、砂浆封闭。
5、质量控制标准
5.1 保证项目
(1)注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。
(2)成孔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的深度、孔径。遇有塌孔现象,可带套管跟进成孔。
(3)钢筋的品种和质量、焊条型号,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。
(4)钢筋焊接接头,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的专门规定。
(5)锚筋制作所做好锚环的施工,保证筋体与水泥浆有一定的握裹,满足抗拔要求。
5.2 基本项目
(1)注浆必须按照设计配合比下料,严格控制用水量。
(2)钢筋的焊接长度必须符合规范的规定。
(3)点位中心线和桩轴中心线应重合,轴线的偏差≤100mm。
6、成品保护措施
(1)为了避免后续基础施工对锚杆造成破坏,任何机械不允许进入该区域进行工作;
(2)对伸出工作面的锚杆体用素水泥浆进行涂抹,以避免锚杆体锈蚀;
(3)抗浮锚杆必须分区并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施工,绝对禁止遍地开花,从而增大成品保护的难度;
(4)锚杆顶部外留的主筋要妥善保护,不能任意弯折或压段;
(5)基础底板施工时,绝对禁止在锚杆部位进行焊接和火焰切割工作;
(6)在混凝土浇筑前,对锚杆体锚固部位全部进行检查,并进行二次防腐。
本文摘自 公众号技术交流园地等,感谢原作者分享,本文仅供参考学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感谢您的来访,收藏本站可更快地获取精彩文章!

1本网站名称:知筑侠 本站永久域名:zhzux.com
2本站部分内容源于网络和用户投稿,仅供学习与研究使用,请下载后于24小时内彻底删除所有相关信息,如有侵权,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处理。
3用户评论和发布内容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4本站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。
5资源大多存储在云盘,如发现链接失效,请联系我们替换更新。
6本站中广告与用户付费(赞助)等均用以网站日常开销,为非盈利性质的站点,不参与商业行为,纯属个人兴趣爱好。
评论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