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塔吊的分类
塔式起重机(塔吊)的分类方式多样,不同分类标准下可划分为多种类型,每种类型的特点和应用场景也各不相同。以下是主要分类方式及类型特点的详细介绍:
1、按变幅方式分类
(1)小车变幅式
特点:起重小车沿水平臂架移动改变幅度,作业范围大,吊装平稳,适用于常规建筑施工。
(2)动臂变幅式
特点:通过臂架俯仰变幅,起重量大但幅度受限,适合重型构件吊装(如钢结构)。
(2)折臂式
特点:臂架可折叠,兼具小车变幅和动臂变幅功能,灵活性高,适用于空间受限场景。(不常用)
2、按行走机构分类
(1)固定式
特点:塔身固定于地基或建筑物上,稳定性好,需提前规划安装位置,常见于长期工程。
(2)移动式
特点:配备行走机构(轨道、轮胎或履带),可灵活转移工位,适合短期或分散工程。
3、按自升方式分类
(1)附着式
特点:通过附着装置与建筑结构连接,随建筑高度增加而顶升,独立高度有限但总高度可达200米以上。
(2)内爬式
特点:塔身设置在建筑内部,利用液压系统逐层爬升,节省空间且无需外部支撑,适用于超高层建筑。
4、按塔帽形式
(1)锤头式:传统设计,塔帽支撑拉索,结构稳定。
(2)平头式:无塔帽,臂架铰接,安装便捷且适合群塔作业
二、塔吊的选型
塔吊型号选择主要要考虑起重量、起重高度、回转半径等三个要素。
1、起重量
塔吊选型时要考虑建筑材料的最大吊重多少,如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,中联TC6013(末端最大吊重1.3t);而对于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,往往要进行受力分析,根据吊装物最大吊重选择塔吊型号,一般选择重型塔吊(例如:TC7035型)
2、起重高度
塔吊起重高度是选型的关键因素之一,需结合建筑高度、安全规范及作业需求综合考量。以下是具体影响分析:
- (1)独立高度与附着要求塔吊的独立高度(无需附着的自由段)通常在30-60米,部分型号可达200米以上1。若建筑高度超过独立高度,需采用附着式设计,每隔20米与建筑物刚性连接,此时顶部自由段需控制在19-21米23。例如,QTZ63型号独立高度为40米,适合中等高度建筑。
- (2) 与建筑物的高度差塔吊需高出建筑物顶部8-15米,具体取决于结构类型:现浇混凝土结构:高出12-15米,确保吊装安全空间;
框架结构或组合模板:高出8-10米。
3、回转半径
回转半径(又称工作幅度)是塔吊选型的核心参数之一,直接影响作业覆盖范围、吊装效率及安全性能。以下是具体影响分析及选型要点:
(1)覆盖范围与工程需求匹配
- 回转半径决定了塔吊的水平作业范围,需确保覆盖施工区域及材料堆场。
- 常规工程:30-60米半径可满足多数建筑需求(如QTZ63、TC5613等型号)。
- 大型/特殊工程:超高层或大跨度建筑需70米以上半径(如永茂STF3080-200t型号)。
- 盲区规避:需结合建筑平面形状(如弧形、错层)复核最不利截面,避免吊装死角
(2)起重量与力矩的动态平衡
回转半径与起重量呈反比关系,需综合起重力矩选型。
力矩计算:起重力矩=起重量×回转半径(单位:t·m)。例如QTZ80B的800kN·m力矩,在20米半径时最大吊重约6.25吨56。
型号命名规则:如QTZ5015表示50米半径时臂端吊重1.5吨,需根据工程吊重需求选择。
(3)安全限制与环境约束
群塔作业:多台塔吊需保持水平间距≥2米,垂直间距≥2米,避免碰撞。
高压线防护:回转半径内需确保与输电线路安全距离(通常≥0.6米)。
抗风能力:大半径塔吊需强化抗风设计(如永茂STF3080-200t的智能安全技术)。
(4)效率与经济性优化
减少二次搬运:通过长臂塔吊(如TC6015的60米半径)扩大覆盖,降低机械数量。
吊次核算:钢构或预制构件工程需计算日吊次,匹配塔吊工作效率(中型塔吊日吊次≤120次)。
(5)特殊变幅方式的影响
小车变幅:水平臂塔吊半径范围更广,适合大跨度作业。
动臂变幅:俯仰角度限制半径,但适合狭窄场地。
选型时需结合工程规模、吊重需求及环境限制,优先选择参数匹配且符合当地安全规范的型号
三、塔吊的布置要求
塔吊的布置需要综合考虑整个工程的施工部署、流水段划分、各阶段材料运量、吊次安排、租赁费用、劳务班组等,尽可能使塔吊覆盖建筑且降低施工成本;同时还需要考虑建筑的结构外形,周边建筑情况,便于塔吊安拆,防止发生碰撞。
1、塔吊布置前应掌握的基本信息,不同塔机参数有以下区别:
(1)标准节尺寸不同;(塔机相关标识标牌、放攀爬装置等参照)
(2)臂长不同,每段臂长组成不同;(受群塔作业限制需要截臂的
进行参照)
(3)总功率不同;(临时用电布设需要考虑荷载和距离的限制)
(4)最大独立高度不同;(群塔作业错塔参照)
(5)吊重量不同;(2倍率和4倍率工况下效率不同)
2、《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》GB5144;塔机尾部与周围建筑物及其外围施工设施之间安全距离不小于0.6 m。
注意:外伸挑板、露台、雨棚、(错层) 阳台、廊桥、幕墙或其他建筑造型,还应考虑外架设置;
3、群塔作业时,保持两塔之间的高度不少于2m,塔尖之塔身距离不少于2m。
4、塔吊布置时,需考虑周边建筑物和环境情况,不能与周边建筑发生碰撞,不能影响周边生产生活正常运行。
本文摘自公众号智造土木工程,感谢原作者分享,本文仅供参考学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感谢您的来访,收藏本站可更快地获取精彩文章!

1本网站名称:知筑侠 本站永久域名:zhzux.com
2本站部分内容源于网络和用户投稿,仅供学习与研究使用,请下载后于24小时内彻底删除所有相关信息,如有侵权,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处理。
3用户评论和发布内容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4本站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。
5资源大多存储在云盘,如发现链接失效,请联系我们替换更新。
6本站中广告与用户付费(赞助)等均用以网站日常开销,为非盈利性质的站点,不参与商业行为,纯属个人兴趣爱好。
评论0